智能制造工程学院logo

聚焦课堂教学核心环节——探索机器人工程与自动化系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时间:2025-10-24

2025年10月24日,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与自动化系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均、课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开展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通过集体研讨形成可落地的教学改进方案,夯实专业教学基础。

教学内容优化:结合机器人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性特点,教师需在备课阶段融入行业案例,如工业机器人生产线调试、智能仓储自动化系统设计,将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通过演示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调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PID 控制算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创新:推广 “问题导向 + 小组协作” 教学法。每节课设置 1-2 个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 “实操问题”,将学生分为 3-4 人小组,给予 15-20 分钟讨论与方案设计时间,鼓励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思路,教师针对性点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表达能力;同时,利用系部实验室资源,增加 “理论讲解 + 即时实操” 环节,强化知识记忆。

教学反馈机制:建立 “课中互动 + 课后问卷” 双反馈渠道。课中通过随机提问、课堂小测验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课后 3 天内,通过教学平台发布简短问卷,收集学生意见并用于后续备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