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一大批新突破、新技术、新应用持续涌现,为千行百业赋能。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500家。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下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场景加快应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智能经济未来可期。
哈尔滨华德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立足培养中国制造卓越人才的不懈育人追求,着眼中国先进制造需求,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本位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衔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朝着助力中国制造的一流工科学院迈进。
一、学院简介
培养中国制造卓越人才!
△ 哈尔滨华德学院与斯洛伐克焊接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下设7个本科专业。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数控、焊接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师资培训基地、国家三维CAD认证培训基地、中国焊接协会会员单位、中国焊接协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单位、副秘书长单位、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单位、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协作会理事单位、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专项基金奖励单位。
二、特色教学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设计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精心设置项目并实施项目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赛结合教学体系:通过“教赛融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环节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将企业命题要求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多重效益。
三、学院荣誉(部分)
✦黑龙江省师德先进集体
✦黑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
✦2021年荣获“智信杯”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2022年学校与黑龙江省能源装备先进焊接技术创新头雁团队成立“哈尔滨华德学院创新中心”、哈尔滨华德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四、学生获取国家级奖项(部分)
五、学院科研成果(部分)
· 开展课题研究40余项,其中省级课题2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
· 教师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业教材40余部
· 教师指导学生获省市级以上奖项500余项
·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70余项
六、专业介绍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培养造就大国工匠的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智能改变生活,焊接点亮人生
专业学制:本科-四年
英才班/订单班:该专业设置英才班
概览: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压力容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从事金属焊接工艺及装备技术研发、焊接结构设计与制造、焊接生产组织与管理、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方面的工作,具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并兼具有家国情怀、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实力:自2000年起,哈尔滨华德学院沿袭焊接领域高等学府——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名校基因,正式成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求索与淬炼,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家职教师资培训试点专业、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黑龙江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建专业、中国焊接协会理事单位、黑龙江省焊接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焊接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焊接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理事单位副秘书长单位,专业的全国评级排名靠前。
专业排名: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评级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
机器人工程专业
创新驱动,智能未来
立足科技创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学制:本科-四年
概览:作为国家四新专业和热门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是符合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专业之一,适应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毕业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优异成绩。
专业实力:机器人工程专业自2017年建设以来,作为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依托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验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实践环境。专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加强了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为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专业排名: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评级为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4★)。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面向智能制造,注重多学科交叉,突出智能技术应用
专业学制:本科-四年
概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设置符合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战略的要求。该专业涉及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等前沿科技和领域,是目前的朝阳行业,服务于国内各地的经济发展需求。该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高级工程师,其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较大。
专业实力:哈尔滨华德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是黑龙江省首批设置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19年起首届招生。专业着力搭建科创平台,以“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为龙头,国家级、省级竞赛为跳板,形成“点面结合”的学术竞赛格局。学校聘请多名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科技导师,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各类学术报告、讲座,拓宽学生视野,营造浓厚科创氛围。
专业排名: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被评为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4★)。
自动化专业
助力工业升级,让生活更美好
专业学制:本科-四年
概览:自动化专业符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适应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人才需求。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全球智能化浪潮和工业4.0的推进,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家居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市场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师,培养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者。
专业实力:自2006年起,哈尔滨华德学院沿袭自动化领域高等学府——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名校基因,正式成立自动化专业。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荣膺校级一流建设专业。
专业排名: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评级为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智造动能,驱动未来
概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学生扎实掌握电气工程师和电力电子工程师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电气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能力的人才,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的工业控制、电力电子、电气传动、供配电等方面的系统运行、技术开发、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
专业实力:哈尔滨华德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和首个英才班试点专业,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并通过与中国民营科技百强企业——哈尔滨九洲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专业排名: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哈尔滨华德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中国制造基石,高质量就业选择
概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综合技术专业,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专业实力:专业沿袭哈尔滨工业大学名校机械工程学科基因,自1994年建设机电一体化教育专业,1997年教育厅批准为机械制设计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年被学校确立为校级重点专业,2022年被评为校一流专业。专业建设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机械、电气、控制技术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特色。毕业生知识面宽,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
专业排名: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被评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6★)。
七、校企合作
✦华德-西门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19年7月学校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的“智能制造技术示范中心”建成并投入教学使用。
✦华德-宁德时代产业学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是国内率先进入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标准,有效的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现代焊接产业学院:学校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校企共建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是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中唯一获批的国家级项目。
✦哈尔滨华德学院-台达自动化实验中心:2007年学校与世界500强的“台达集团”开展“订单班”模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建立了“台达机械班”、“台达电子班”和“台达自动化班”,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专业教师培训、专业教材编写及学生专业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八、学院师资力量
于建国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攻关项目及“948”项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重点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及归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等多项科学研究课题。
=====================================
宋宝玉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兰化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荣获“大型弹性金属塑料瓦径向轴承研制”,2004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及其实验装置的研制”,2003年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哈工大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
吕世雄
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有色金属连接及异种金属连接研究,曾完成国防8#工程171#产品、TK-120型产品、YJ-8#产品等重大国防工程项目,完成KM6铝热沉选材项目。荣获电子工业部重大技术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科学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发明类)、哈尔滨市优秀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
尹立孟
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焊接与微连接理论及技术,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高校优秀成果转化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制订发布国家标准6项,出版教材6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4项)。2023年,尹立孟教授通过院士推荐、形式审查、材料审核、学部选举、主席团审议等流程,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计京鸿
教授
带领学生参加“西门杯”、“蓝桥杯”“京东方杯”等大赛,获得众多奖项;获得第一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先进工作者;《台达工业自动化实训》校级重点建设课主讲教师;发表有关电气控制论文数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孙立峰
教授
哈尔滨华德学院优秀主讲教师,骨干教师,教学督导,吉利汽车产教融合吉师认证中级讲师。完成省部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1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申请软件著作2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赛奖20余项,其中一等奖10余项;获省级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二、三等奖各1项。曾获哈尔滨华德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一流专业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吉利“春雷”计划最佳实践教师学员奖。连续多年获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数控技术专业培训班“优秀班主任”称号。
=====================================
毕经毅
教授
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1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申请软件著作2项。曾获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教师创课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
=====================================
朱斌海
副教授
专业学位硕士生兼职导师,现任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机械工业技术协会理事,国家三维数字化推进工作优秀工作者,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培训讲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评审专家,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级裁判员。2023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获得者。主编及参编教材9本,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论文30余篇。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
=====================================
王振力
副教授
曾获得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学名师、台达集团校企合作学校兼职讲师、西门子集团认证培训讲师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主编出版教材2部,参编5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台达自动化培训中心”建设工作,参与黑龙江省新工科项目“应用型高校机器人工程学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赛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研究、作为主持人申报哈尔滨华德学院校级课题2项;近年来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大赛,包括 “台达杯”大学生自动化挑战赛、“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智能机器人创新大赛等竞赛,获得包括全国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
郝亮
副教授
国际焊接工程师、黑龙江省焊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焊接协会团体标准编委,《(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核题库开发专家,中俄职业教育联盟焊接专业委员会委员,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焊工)裁判员,职业教育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推广先进个人。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6项,主持校内课题1项,校重点建设课程1项,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和参与出版教材6部,参与编制国家焊接专业团体标准4部,黑龙江省地方标准1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指导学生国家级及省级技能竞赛获奖多项,主持指导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
=====================================
曾凡菊
副教授
主持并参与省级科学规划项目2项;主持校级教学项目2项;主持校级思政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教材共6部;参与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2018年获评学校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1次;获评学校教学优奖三等奖2次。指导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国家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
魏颖
副教授
双师型教师,近5年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1部;主持或参与课题7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5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40余项,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
刘晓兰
博士
双师型教师,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4篇,发明专利1项。
=====================================
陈福民
副教授
哈尔滨华德学院双师型教师。完成省部级课题7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余项。获省级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项。
=====================================
丁娟
副教授
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2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申请软件著作4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余项。
=====================================
霍春燕
副教授
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2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软件著作3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余项。
=====================================
张娜
副教授
带领学生参加“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蓝桥杯”、“挑战杯”、“京东方杯”等比赛,荣获多次赛区奖项;精彩课堂校级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发表电气相关论文多篇;获得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度被评为优秀贡献者,2023年度被评为杰出贡献者。
=====================================
张野
副教授
哈尔滨华德学院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等多项比赛获得众多奖项。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匠心.园丁情”教师创课大赛等多项教学能力并获奖;主持及作为主要成员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机械、力学等相关领域论文十余篇。
=====================================
林森
副教授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副主任。主持黑龙江省教育教学规划课题1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10篇;指导学生参加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黑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得一等奖。
=====================================
孙艳茹
高级工程师
双师型教师,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2部;省级重点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3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
逄崇雁
高级工程师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双师型教师,发表学术论文SCI1篇,EI检索及其他期刊收录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重点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国家软件著作权3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多项,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
王琳琳
正高级工程师
嘉茂·尚都商业广场项目获全国优秀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二等奖;黄河公园道路广场工程-地下动力站项目获省优秀设计三等奖;《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研究》获国家级课题一等奖;第十二届“蓝桥杯”大赛获省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东北赛区一等奖;发表电气类相关论文数篇; 发表电气类相关专利数项。
=====================================
王艳
讲师
双师型教师,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校级思政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1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软件著作2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项。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陆续获得以下奖项:《金属工艺学与热处理》荣获哈尔滨华德学院第四届微课教学大赛优秀奖;哈尔滨华德学院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组一等奖;2022-2023学年“精彩课堂”校级决赛三等奖;《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在中国新高教集团2022-2023学年“基于OBE的课程质量评价”中被评为四星课程;哈尔滨华德学院首届“希沃杯”数字化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理论组优秀奖;哈尔滨华德学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精彩课堂“优课尤酬”中获得优秀教师;哈尔滨华德学院2022-2023学年年度优秀贡献者;2023-2024学年“精彩课堂”校级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
金月
讲师
双师型教师,国际焊接工程师,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副主编出版教材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竞赛榜单中的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竞赛并多次获奖,其中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获均取得全国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两次荣获三等奖。在哈尔滨华德学院2022年度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中荣获优秀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教师称号。
九、教学环境
学院拥有计算机网络类实验室、软件项目类实验室、创新创业类开放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等53间。实验设备包括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箱、电子技术实验箱、数字示波器、华为3G移动配置设备、ARM实验箱、单片机实验箱、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赛佰特综合实验平台等1500套,2800余台高端计算机。占地面积约7900平方米,固定资产3300余万元。
十、优秀学子(部分)
姓名:王燕燕
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现焊接技术与工程)
最高学历学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
就职单位: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单位属性:国企
职务:工程师
姓名:李涛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最高学历学位:北京科技大学博士
就职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单位属性:事业单位
职务:博士后研究
姓名:魏事宇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最高学历学位:东北大学博士
就职单位:东北大学
单位属性:事业单位
职务:博士在读
姓名:董常青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最高学历学位:清华大学硕士
姓名:臧铁军
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现焊接技术与工程)
就职单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属性:国企
职务:一级操作师、中车资深技能专家
姓名:常子龙
专业:自动化
最高学历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
就职单位: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
单位属性:世界500强
职务:高级销售主管、中级工程师
姓名:马旭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就职单位:浙江吉利汽车集团物流与备件中心
单位属性:世界500强
职务:人才经营部招聘负责人
姓名:高玉龙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就职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属性:世界500强
职务:泰国代表处技术总监、亚太地区部技术专家
姓名:李兆彬
专业:自动化
就职单位:余姚领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单位属性:世界500强
职务:产品技术一级工程师
十一、百强名企就业基地